面对经济压力,景锐力只能靠卖搪瓷制品维持收藏
倒上水后,搪瓷盆图案上的金鱼一下子就“活”了
一位顾客在景锐力的小店里挑选心仪的国货
在上世纪,当那些印有红牡丹、红双喜、龙凤图等中国传统图案的搪瓷脸盆、茶缸、口杯出现在家家户户的生活里头时,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些家庭生活必备品有一天会成为精美的艺术品。除了景锐力,这个当时才9岁的男孩外。
当时,淘气的景锐力打坏家里的一摞搪瓷盆。后来外公带着他到百货店一口气买了14个搪瓷盆。那一次,和外公在百货店里看到的各式各样的搪瓷产品,对年幼的景锐力产生了巨大的魔力。第二年春节,他用压岁钱买下了一个“小孩吹泡泡”的搪瓷口缸,这成为他与搪瓷制品结缘的第一件信物。
之后,景锐力的收藏一发不可收拾。20年来,云南的两家搪瓷制造厂相继破产倒闭,如今,这个29岁的男人收藏的搪瓷制品已经摆满了家里的几套房子和租来的库房。他说,自己收藏的,其实是中国搪瓷制造业由盛转衰的历史。
“孤独”的国货店在昆明钱局街一侧,有一条百米小巷仓园巷。由于是老街,这里的店面极为狭小,在来回涌动的过往人群中,商家们也只能做做小本生意。2010年底,景锐力的小店就在这里开业。小店坐落于仓园巷中段,虽然只有20平米,行人稍不注意也就擦身而过了,但这家小店因为取名“鄢棚国货”,显得风格独特。
“鄢棚”是景锐力的奶奶家所在村子的地名。“鄢棚村在个旧,旁边有很多工厂,个旧搪瓷厂就在这个村子旁边。”景锐力说,因为鄢棚村周围工业基地较多,污染也较为严重,该村死亡的人员中,大部分都有患有癌症。但这并非这个村子留给他的最大印象,旁边的个旧搪瓷化工厂对他的影响才是实质。因为整个个旧,乃至附近城市的家家户户所使用的搪瓷制品都从这里出厂的。
不过,小店的开张却有些无奈的意味。景锐力说,在收藏了20年后,他手里已经有近60万件搪瓷制品。这些收藏品摆满了家里的几套房子和租来的库房。因为收藏面临经济压力,他的小店才应运而生。他之前收藏的许多搪瓷制品,先后被摆上货架。对于昆明人来说,喷有红双喜、龙凤图、抗美援朝图案的搪瓷茶缸、脸盆再次出现在货架上,无疑刺激着他们的怀旧情结。
不过,开店这件事却让景锐力很自豪。他说,即便在全国范围内,搪瓷制品专卖店也仅此一家。
在这间小店里,鹿牌、红灯牌、劳动牌等全国各地、各时期的搪瓷名牌藏品都能找到;烧锅、水壶、脸盆、茶盘等搪瓷制品配备齐全。为了让顾客更好地了解产品,景锐力还专门制作了介绍牌,写上产品的生产年代、国标规格和产品介绍,以及每个搪瓷商品背后的故事。
不过,小店的生意并不好,搪瓷业市场的衰败让很多顾客的到来只是寻找点过去的回忆而已。在店里,老式搪瓷制品与新产品的销售数量基本持平,即便专门请人看点,收入与支出最多也只能持平。即便自己还在网上开了一个淘宝店,但两年下来,卖掉的收藏品只是他全部收藏的“冰山一角”。这一切,完全在景锐力的预料之中,“购买这种产品需要遇到‘情投意合’的人。”他说。
男孩眼中搪瓷的魔力
十三年前,景锐力背着背包,带着他的收藏梦,坐上从个旧开往昆明的汽车。十三年后,景锐力已经结婚生子,曾经的懵懂少年也即将步入而立之年。回忆起与搪瓷产品的结缘,这个29岁的男人觉得“太具戏剧性了”。
“当时家里搬家,几个搪瓷盆摞在阳台上,被我不小心推了下去,后来外公带着我到百货店一口气买了10多个。”1993年发生的这件事,是景锐力与搪瓷结缘的开始。“外公跟我讲了好多关于搪瓷产品的好处,这也是我第一次对搪瓷有了深入了解。”他说。
这一年,景锐力只有九岁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搪瓷市场正处于繁荣时期,搪瓷制品在国内的家家户户随处可见,甚至被当成嫁妆,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外公是个旧云锡公司百货商店的经理,属于‘老百货’,平时的工作就是采购和销售,所以对搪瓷产品非常熟悉和钟爱。”景锐力说,他将家里的搪瓷盆摔得稀巴烂后,正是外公带着他,到家门口的“国营七层楼商店”一口气买了14个图案各异的搪瓷盆。“他说搪瓷的确好,而且要到国营店购买。”景锐力说。
这一次,跟着外公在百货店里看到的各式各样的搪瓷产品,对年幼的景锐力产生了巨大的魔力。第二年春节,他用压岁钱买下了一个个旧搪瓷化工厂生产的有“小孩吹泡泡”图案的搪瓷口缸。这是他第一次给自己买礼物。而他的收藏之路也从此开始。
1999年,景锐力从个旧来到昆明上学,而之前在个旧生活的几年里,他已经用压岁钱囤积了大量的搪瓷制品。在昆明的多年间,这样的习惯变得愈加疯狂。因为云南生产的搪瓷制品在他眼里已经不再新奇,此后,他开始走南闯北,只为收藏搪瓷的“新玩意”。于是,倒闭的国营单位职工宿舍、以前的私营批发商以及经销商……只要与搪瓷产品有关的,景锐力全都不放过。
“齐白石的小鸡啄米盆,1958年产自西安人民搪瓷厂,是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淘到的;白色搪瓷花灯罩,1962年生产,是昆明文化宫背后的房屋拆迁时,在别人阳台上发现后找上门买来的……”现在,他一共收藏了近60万件搪瓷制品,堆满了家里在昆明的两套房子后,他又在呈贡王家营租下一排仓库存放“宝贝”。
“只要看到别人手里有好东西,肯定要想办法买过来。放在别人手里,自己总感到很别扭。”景锐力说,对于市场上越来越少的老式搪瓷制品,他已经无法抗拒了,为此还被骗过。
2007年,昆明搪瓷厂早已破产重组,后搬至杨林并改名换姓。因为入不敷出,破产时,搪瓷厂曾将大量的产品发给职工,以此抵偿拖欠的工资。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些职工手中的搪瓷产品基本都被处理一空。但景锐力不愿放过任何收藏的机会,挨家挨户地做起了收购生意。“他们手中的东西很多已经大量掉瓷,属于报废品,但我当时并没有发现。”他说,白天谈好后,搪瓷厂的老职工让他晚上再去收购,但是因为光线不好,加之当时没有细心查看,把东西收回家后,他却发现收来的产品几乎都已经报废了。
这些在景锐力20年的收藏生涯中,其实只是插曲。
20年收藏投入逾200万
20年间,从全国各地收藏来的60万件搪瓷品已经多得无处堆放,走南闯北淘来的“宝贝”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物件,购买这些搪瓷制品的钱已经超过200万元。
10月10日上午,景锐力又在小店内新上了一批货。这是他现在很重要的工作。多年来,大笔的支出让他感觉到了经济压力,小店的开业正是缓解经济压力的一种方式。
“我家里的条件还不错,现在自己也跟着家人做工程,但是钱基本都投到收藏上了。”景锐力坦言,如果不是有家人支持,自己想要收藏这么多搪瓷制品,经济上肯定难以支撑。“以前家里给的压岁钱很多,其他孩子都用来买糖、买玩具,我的压岁钱都被用来买搪瓷制品。”对此,他并不觉得后悔。
多年收藏下来,在国内搪瓷市场集体萧条的大环境下,他手中的很多品种已经变成“绝版”,成为无法割舍的心头肉。10日上午,景锐力专门将自己收藏的“绝代”产品搬到店里,为我们介绍这些脸盆的历史。我们很难想象,如此熟知中国搪瓷生产历史的人,竟然只有29岁。
拿起一个产自哈尔滨搪瓷厂的脸盆,景锐力介绍,因为当时车内颠簸,脸盆被带回昆明时,图案被磨掉了一小块。“这些都是绝版啊,再也找不到了!”他说,国内多家搪瓷厂的破产倒闭,也让一些经典产品和喷花技术随着时光消逝了。
2008年,昆明搪瓷厂老职工手中的“存货”被景锐力一并收购。这几乎是最后一批残存的老搪瓷制品,收完后,就再也没有了。不过,这并不让景锐力赶到高兴。
景锐力说,他对搪瓷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这些年,搪瓷市场走向萧条,和市场一起不景气的,除了数量越来越少的老产品,还有当年让自己神魂颠倒的搪瓷制造工艺技术——这本是国营搪瓷厂立足市场并引以为豪的资本。
“国营厂的老工人们,往往都只会一门手艺,所以手艺很精。”景锐力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搪瓷制品市场的鼎盛时期,但是在云南,只有昆明搪瓷厂和个旧搪瓷化工厂两家国营搪瓷厂,技术工人都由国家专门分配,技术相对较高。仅就搪瓷喷花技术一项,工人从学徒到出师就足足需要3至5年的时间。
上世纪末期,随着外来家用商品的逐渐渗透,搪瓷制品的市场空间遭到压缩。因为生存困难,1997年,昆明搪瓷厂停产。个旧搪瓷化工厂也几乎在同一时期宣告破产。老式搪瓷产品逐渐远离市场。对于这一行业来说,最大的冲击无异于当年这批手艺精湛的工人们逐渐变少。如同恶性循环,技术上没有改进,产品的市场空间只能逐渐压缩,无奈之下,收入微薄的工人们只能另谋生路。
不少市民表示,虽然对喜庆的搪瓷制品有深厚的感情,但是目前在市场上还能买到的搪瓷制品质量早已大不如前。以昆明为例,昆明国营搪瓷厂破产后,经过改制重组后改名为云南鼎易搪瓷制品有限公司,并搬迁至杨林继续生产。景锐力直言,因为很多老工人离开这个行业,导致技术水平下降,很多精妙的喷花技术逐渐失传,目前市场上的搪瓷产品质量并不尽如人意。
探索 现状 遭遇不锈钢制品的市场冲击
如果不是一条微博让国民搪瓷盆意外走红,我们很难想象,在淡出市场多年后,老式的搪瓷产品还能在市民心里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其实,昆明的不少市民对搪瓷制品也有着难以抹去的深厚感情。但是如今,搪瓷盆、搪瓷茶缸、水壶等当年每家必备的物件在很多人家里早已难觅踪迹,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轻巧耐用的不锈钢制品。
“以前的搪瓷盆这些东西,现在基本上用不到了,而且掉瓷后很难看。”前不久,市民孙先生搬新家,此前一直使用的搪瓷盆和水壶等生活用具都丢了。虽然这些东西已经很难派上用场,但是这些东西是结婚时买的,如今突然丢失,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些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生活工具,使用起来是更方便,但实际上,搪瓷制品更安全。”孙先生说。
实际上,目前老式的搪瓷制品已经很难在市民家中看到。和孙先生一样,在新型产品的冲击下,很多家庭对搪瓷制品的依赖程度已经微乎其微。不过,在老昆明人眼中,逐渐远去的老家用品,正如同自己呼啸而去的青春,难免令人伤感。
“虽然已经多年没见,但是突然见到时,总是能想起一些往事。”一位市民表示,如果再在市场上遇到搪瓷制品,会买几件留作纪念。
在景锐力的小店里,一些市民见到印有牡丹、龙凤、红双喜等图案的旧式搪瓷制品时,总是忍不住感叹:“竟然还能在市场上见到这些东西。”
未来 寻找新思路发展新型产品
景锐力的外公之所以在当年对搪瓷制品情有独钟,除了受时代文化影响外,搪瓷制品本身具有的安全性能也是主要原因。景锐力说,搪瓷本身属于玻璃,通过添加氧化剂后变成各种颜色,附着在铁盆表面上,在受热时不至于在表面形成氧化层,还能抵抗各种液体的侵蚀,同时可以防止容器生锈,具有耐腐蚀、耐磨、耐热、无毒及可装饰性。不过,搪瓷制品也有缺陷:容易掉瓷,影响美观。
“未来肯定只能走新型产品的道路,在保持中国传统特点的基础上提高技术水平。”在景锐力的小店内,除了摆放自己收藏的老式搪瓷品外,还摆放了一些目前设计较新的搪瓷制品,比如很多标注有“我是四有青年”、“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热门网络语言的杯子,正是年轻群体比较热衷的产品类型。
不过,在景锐力看来,目前市场上所谓的这些搪瓷新品,根本还无法振兴国内的搪瓷行业。他认为,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搪瓷制品几乎都是私营企业生产的,质量很难和以前的相比。“以前的工人技术一流,而且很多图案都是人工绘制的,不但精美,而且收藏价值很高。现在的产品都是机器生产的,在质量上自然差强人意。”他说,此外,“很多产品都是在模仿外国的设计,造好后出口到国外,虽然样式好看,但是中国元素完全找不到了。”
他觉得,搪瓷产品想要在未来走出一条发展道路,必须在技术和设计上下足工夫。他直言,店内摆放的一些新品自己根本就看不上眼——这些新品虽然是从杨林的云南鼎易搪瓷制品有限公司购进的,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从外地进货后再贴牌销售的。
一些市民也认为,在新型产品的冲击下,搪瓷工艺应该寻找新的思路,发展有传统特色的新型产品,否则只会越来越衰落。
助读
搪瓷市场演变
搪瓷起源于玻璃装饰金属。早在500多年前的明朝景泰年间,我国已有搪瓷制作工艺,当时称为“景泰蓝”。这是搪瓷制品生产的早期。之后一直沿用至今的钢坯搪瓷技术,最早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并于1903年传入我国。
我国第一家搪瓷厂——上海铸丰搪瓷厂于1916年建成,这也开启了我国搪瓷制造业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后,因为需求量大,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搪瓷制品生产国,云南也先后于1958年和1974年成立了昆明搪瓷厂和个旧搪瓷化工厂,搪瓷生产在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搪瓷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生活必备品,有些物件甚至被当成嫁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新型产品逐渐渗透,不锈钢、塑料等新型材料在日用产品中被大量运用,搪瓷工业开始走向衰落,沈阳搪瓷厂、西安人民搪瓷厂、上海益丰厂等中国搪瓷工业最具代表性的国营搪瓷厂大量停产、破产,云南的昆明搪瓷厂和个旧搪瓷化工厂也在这一时期相继破产。昆明搪瓷厂破产后进行改革重组,目前已经演变成私人性质的自负盈亏企业,虽有生产,但是产量极低。
据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的搪瓷工业仅存“哈尔滨搪瓷厂”一家国营搪瓷厂仍在生产、营业,但也只能维持生存。
正在消失的国民产品
最近,“国民风”走红,“国民系”产品成为一种传奇,在微博掀起集体回忆:缝纫机做出来的衣服,搪瓷脸盆漂洗过的青春,牡丹图案上安睡的岁月……数十年过去,沧海变桑田。
国民三件套
国民毛毯、国民枕巾纷纷现身,同国民床单一起被封为“国民三件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每家每户都使用过国民床单三件套,其中以上海生产的产品居多。上世纪90年代后,国民三件套逐渐淡出市民生活,美观时尚的新产品进入千家万户。不过,印有经典牡丹花图案的三件套依然是市民眼中的经典产品。
缝纫机
在昆明市区一些巷子里,如今还能在一些制衣店里找到缝纫机的些许踪迹,但在市民家里,这个曾经被当成嫁妆的“奢侈品”,如今已经难觅其踪。不过,这件物品给市民带来的记忆依然难以抹去。
1890年,中国从美国引进第一台缝纫机。1928年,上海协昌缝纫机厂生产出第一台44-13型工业用缝纫机。同年,上海胜美缝纫机厂生产出第一台家用缝纫机。不过,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轻工行业对家用缝纫机才实行了通用化、标准化,统一了设计图纸,提高零部件的兼容性,使缝纫机生产企业不断增多,缝纫机开始普及。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和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老式缝纫机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并逐步退出市场。
收音机
1953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全国产化收音机“红星牌”电子管收音机,并投放市场。1982年,出现了集成电路收音机和硅锗管混合线路和音频输出OTL电路的收音机。1985年至1989年,随着电视机和录音机的发展,晶体管收音机销量逐年下降,电子管收音机逐渐被淘汰,收音机款式从大台式转向袖珍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