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解读(搪瓷工业)
更新时间:2011-05-31    |     来源:搪瓷协会
 
一、目录修订的必要性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政府引导投资方向,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金融、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目录(2005年本)》发布实施五年来,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条件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制造业竞争能力明显提升,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显著成效,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服务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规模和实力不断扩大,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各国都在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目录(2005年本)》中相当数量的条目已不适应发展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世界范围内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的相当部分条目已难以体现产业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的要求;二是随着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目录(2005年本)》鼓励发展的一些技术已经成熟、普及,没有必要再列入鼓励类;三是一些条目表述宽泛、界限不清,实际工作中不好操作,需要调整、细化;四是鼓励类中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领域的部分品种已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对一般加工能力不宜再进行鼓励;五是随着生产能力的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淘汰落后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六是现行《目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要求差距较大,不能很好体现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技术的新要求。
        根据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一指导思想,“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要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因此,修订《目录(2005年本)》既是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好“十二五”《规划纲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二是坚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三是坚持结构调整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四是坚持控制总量与优化存量相结合。
        根据国务院《决定》要求并按照上述原则,从2009年底开始,发改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等国务院41个部门和相关机构、上百个行业协会和专业委员会以及行业专家、地方发改委及地方有关部门,着手开展目录修订工作。经过广泛反复征求意见和多方面的沟通、协调,认真梳理和研究,形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随着各领域科技迅速进步、资源环境制约日趋严峻、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全球范围内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搪瓷工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为我国搪瓷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对我国多年来主要依靠要素投入、主要依靠数量和规模的增长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按照国发〔2005〕40号文件要求,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就是要全面贯彻“十二五”规划纲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驱动的科学发展道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促进产业由大变强。这既是搪瓷工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领域技术进步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
二、搪瓷工业“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搪瓷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摆脱了90年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产品结构、产业分布有了崭新的变化。产品结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性能更加科学,品质更加优异。产业分布更加集中,产品生产更加专业,产业链配套服务更加成熟。
        传统的日用产品面盆、口杯、茶盘、杂件等产品,年产值达到16亿元左右,年出口1.2亿美元左右。中高档的各种搪瓷烧锅、炖锅、炒锅、搪瓷壶、储存碗等产品年产值在12亿元左右,产品全部出口。最大的企业年销售额在1.2亿元左右。出口市场以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为主,这些以厨房用具为主的搪瓷产品因为环保卫生易清洁且色泽亮丽很受国外高档厨具市场的欢迎。
        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户内外搪瓷烧烤炉产品年销售额有70亿元左右。这些产品全部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这些户外休闲烧烤炉产品很受欢迎,搪瓷的清洁卫生环保是其最大的特点。
        工业搪瓷在搪瓷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年产值在30亿元左右,工业搪瓷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国内。由于搪玻璃设备具有耐腐蚀、物料与铁隔离、对物料的不粘性、绝缘性和保鲜性等特点,至今仍在广泛应用,而不被新材料所取代。随着近几年化工、食品、医药工业的发展,工业搪瓷产品也在稳步增长。
        搪瓷在家电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贮水式电热水器的搪瓷内胆,微波炉的内胆和外壳及烤箱的内胆和外壳,在家电产品中充分发挥了搪瓷的耐腐蚀、耐水性、清洁卫生和环保的优点。贮水式搪瓷内胆电热水器在国内的年销量已达到1200万台以上。
        建筑装饰平板搪瓷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产品,目前已在地铁、隧道、公共设施、公交站亭等领域广泛应用。平板搪瓷的耐腐蚀、耐气候、易清洁、环保、色彩丰富靓丽的特点正在逐渐得到专家和公众的认可,而且也是目前公认的地铁工程装饰的高档材料。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装饰搪瓷平板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铸铁搪瓷的年出口额在1亿美元左右,主要销往欧洲和美国,利用铸铁蓄热保温和搪瓷清洁卫生环保的特点,铸铁搪瓷产品以厨房用具为主,在欧洲和美国有着稳定的市场。
        卫生洁具搪瓷产品主要是浴缸和淋浴盆,年出口额在1亿美元左右,国内市场主要是各高档宾馆饭店。国内的卫生洁具生产企业在产品档次和性能上也有了质的变化。
        搪瓷产品的原料搪瓷瓷釉是搪瓷行业非常重要的产品,它决定了搪瓷产品的档次和特性。国内搪瓷瓷釉生产企业的产量在13万吨左右,产值8亿元左右,出口额6000万美元左右。主要应用在日用搪瓷制品的生产上和一些中高档搪瓷制品上。随着国外瓷釉生产公司和技术的进入,迅速提升了我国搪瓷产品的技术标准和先进性能。国内家电、建筑平板、铸铁浴缸、铸铁搪瓷、高档厨房用具、烧烤炉及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将是搪瓷高品质、性能先进瓷釉的主要市场。
        另外,随着搪瓷功能的不断开发,产品的应用领域愈来愈广泛,火力发电厂的脱硫装置中搪瓷传热元件、脱硫板,城市高层建筑的储水箱,污水处理池和电极棒,农村的沼气罐,带压水箱、大型储粮仓库等都在应用。
        搪瓷工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同时得到大大的提升。生产日用搪瓷制品的搪烧窑炉,在产品档次提高的过程中,由燃煤窑炉改为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电炉;生产电热水器的许多企业引进国外静电搪瓷生产线,目前,已经有30多条静电搪瓷生产线。行业生产的主要设备搪烧窑炉在90年代末燃煤窑炉占75%,现在行业搪烧电炉已占70%以上。正在使用的大部分燃煤窑炉也进行了煤气化技术改造,行业生产污染环境的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
        搪瓷作为一种性能先进的材料,将在更多的领域发挥特殊的作用。“搪瓷的发展应该在防腐蚀、生态应用、健康环保、新的表面功能开发和耐热性能方面进行开发和创新,使搪瓷这个传统的先进材料赋予新的生命力”。
三、搪瓷工业存在的问题
        六十年发展,搪瓷工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行业仍面临以下问题:
        1、我国已成为世界搪瓷制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行业80%左右的企业以出口为主,对外依赖度较强,国际市场成为“晴雨表”。金融危机导致出口下滑,行业面临严峻考验。
        2、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中小企业多,抵御风险能力差。业内大部分企业管理粗放,营销方式落后。在经营理念、管理效能、品牌建设、技术装备、检测手段等方面与先进国家、先进企业有一定差距。国内搪瓷企业真正做出品牌的并不多,大多数是低端产品或从事贴牌生产,高端品牌产品然为欧美国家所把持。其实,很多国外知名搪瓷品牌在中国贴牌生产说明:我国搪瓷生产技术、工艺及产品整体质量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缺乏的是品牌知名度。企业要注重自主品牌建设,提升行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
        3、国内市场宣传不够。我国搪瓷企业由于过度依赖出口,缺乏对国内市场的重视,广大消费者对搪瓷制品具有环保、卫生、易清洁、耐热、靓丽的优点不了解。一些高档次产品出口到国外发达国家,而国内市场却看不到。
        4、基础制造水平滞后。核心技术缺乏,行业标准缺失。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引进了先进的搪瓷生产线,但关键的技术和原辅材料仍需要从国外进口,加大了企业的成本。一些产品由于没有国内标准,只能参照国外标准,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5、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搪瓷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全行业10万从业人员的3%左右,专业技术人员非常紧缺。行业内设计能力薄弱,企业的产品造型、款式、包装处于来样加工或仿制阶段。
        “十一五”期间,我国搪瓷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世界最大的搪瓷制品生产国家。但要成为搪瓷生产强国,特别是在技术上成为强国,中国搪瓷工业还需要作出不懈的努力。
四、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修订情况
        在申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工作中,协会为了将搪瓷行业的鼓励类项目列入指导目录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2009年下半年开始《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行业项目申报工作,协会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上报有关项目的同时,详细阐述了行业的发展形势和取得的成绩,重点介绍了行业进入21世纪跨越式发展的情况,得到了主管部门的重视。2009年底进行了第二稿的修改工作,2010年被列入国家发改委评审范围。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召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评审工作会议,协会在评审会上按照要求详尽陈述申报项目的理由,在紧张、严谨的评审会上获得了与会专家和领导的认可,协会申报的鼓励类项目通过了评审。
        为了确保协会申报的项目能够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协会于2010年6月主动联系国家工信部主管部门,进一步做了行业发展情况的介绍和申报项目的说明,使上级主管部门加深了对搪瓷行业的印象。经过协会的不懈努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终于列入了协会申报的项目(鼓励类),这是搪瓷行业鼓励类项目第一次进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行业的大事。
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搪瓷工业)主要内容
        目录鼓励类轻工项目第38条:搪瓷静电粉和预磨粉等高科技新型搪瓷瓷釉、静电搪瓷关键装备、0.3毫米及以下的薄钢板平板搪瓷的开发与生产。
        目录鼓励类搪瓷工业的条目和内容,虽然只有一个条目、47个字,确包含了三方面内容,四个大项。三方面内容:新型搪瓷瓷釉、关键装备、薄钢板搪瓷。四个大项:搪瓷静电粉、搪瓷预磨粉、搪瓷关键装备、0.3毫米及以下的薄钢板平板搪瓷。
        1、高科技新型搪瓷瓷釉开发应用,瞄准薄弱领域,着力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等制造能力。瓷釉是搪瓷制品的核心技术,近几年搪瓷静电粉、搪瓷预磨粉等高科技新型瓷釉在国际先进搪瓷工业国家得到应用,搪瓷色釉料正在研发中。用这些瓷釉生产的搪瓷制品档次高、附加值高,经久耐用环保,应用领域广(建筑装饰、家电、五金)。具有生产工艺先进,减少工艺环节,回收利用率高,符合节水、环保、节能的低碳经济要求,是行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将对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推动作用。
       2、静电搪瓷生产线及成套装备,突出关键环节,更加注重提高关键设备制造能力。静电搪瓷生产技术的应用,对搪瓷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扩大产品应用领域,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杜绝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浪费及烟尘排放,提升行业生产技术科技含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搪瓷行业的静电搪瓷生产设备和部件全部是从国外进口,严重制约搪瓷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为改变搪瓷生产工艺的落后现状,加快静电搪瓷生产工艺的普及,实现静电搪瓷生产成套装备国产化,是我国搪瓷行业由搪瓷生产大国到搪瓷生产强国的必要和紧要条件。
        3、0.3毫米及以下的薄钢板平板搪瓷的开发与生产,适应需求变化,大力发展新兴领域。生产薄钢板搪瓷产品代表搪瓷行业国际先进产品,目前国外只有3、4家企业掌握该生产技术,并长期对该技术严格保密。国内企业也在加大研发力度。该技术工艺是对传统的搪瓷生产工艺的革命,生产出的平板搪瓷可任意裁剪、打孔,作为一种新型的搪瓷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并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以下特点:一是力求全面反映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方向;二是更加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三是更加注重对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支持;四是更加注重对产能过剩行业的限制和引导;五是更加注重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总之,《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颁布实施,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完善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各地区要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有关部门要完善相关政策,切实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增强产业政策的执行效力。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