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搪瓷锅第一人捷足先登西部
更新时间:2010-08-02 | 来源:搪瓷工业协会
日前,国家出台了扶持新疆煤矿业发展政策,使变身矿企的天山纺织股票连续6个涨停之后,7月13-14日又连续两个涨停,股价一下子翻了一番多。
股市是实业的晴雨表,如果有商人预先介入矿业的话,获益肯定比股市还要可观。永康市就有这么一位幸运的商人,他就是永康市搪瓷锅第一人、永康市天一搪瓷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应永生。
率先涉足搪瓷锅
对国家新政策嗅觉特别灵敏的应永生早在1978年就开始办厂了,到了1980年就办起了公司。之前,不少人怕被割资本主义尾巴,还是畏缩不前,直到1984年国家鼓励个私企业发展的政策明确才蜂拥而上。但是,应永生却早早就嗅到了政策新动向,大胆经商办厂,并抢先喝足了头口水。
我国传统铁锅是铸造,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铁皮锅还是少人涉足的新事物,1990年,应永生在长沙市场上看见有人出售铁皮锅之后,就跑到各地供销社及食品门市部专门作了一番市场调研,觉得这个新产品很有市场前景,遂立即在永康率先上马做起铁皮锅。
铁皮锅容易生锈,为防生锈,最早的办法是把松脂和汽油烧起来进行表面处理,这种方法容易着火,生产时不太安全。于是,应永生就在寻找一条新路。
当时,芝英街道王上店村有个搪瓷厂,专门用搪瓷做脸盆。他就想,我何不把搪瓷涂到铁皮锅上,那样不就既能防锈,又使锅变美观了吗?于是,他立即找到王上店,以每只1元的价格请搪瓷厂帮忙加工。
搪瓷锅做出来了,但是,转边却成了大难题,一旦转边就容易把涂好的搪瓷转坏掉,次品率极高,得不偿失,这项创新只好暂时搁浅。
不过,应永生一直没有了放弃过对搪瓷锅的尝试。1994年,在杭州搪瓷厂的帮助下,他终于克服了转边的难题。一投放市场,这种繁花似锦的工艺锅立即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眼球,产品供不应求。看到应永生做搪瓷锅成功之后,大家纷纷跟着上了该项目。
新产品俏销国外
日前,记者进入天一搪瓷制品有限公司的样品库里时,一口口锅底刻印各种彩色花纹的工艺锅格外引人注目,跃入眼帘的哪里是锅?分明是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这些锅采用电脑数控转印花技术,印的花耐火烧,不褪色,既美观,又实用。”应永生说。
应永生拿着一只锅底孔洞密布的黑色搪瓷锅告诉记者:“这是专门用来烤红薯的搪瓷锅,把红薯放进去干烤却不爆瓷,这项技术连日本客商都很惊讶。”
该公司在搪瓷锅的款式花样上一直不断创新,款式越变越多,花纹越变越美。并且,不断技术革新,研发出紫砂锅、搪瓷铝锅等新工艺,其中,搪瓷铝锅一直是众多企业至今都没法克服的技术难点,该公司经过反复实践,改进搪瓷炉的工艺,终于获得成功。这些新产品不断推出自然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如今,不但畅销全国各地,而且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捷足先登西部资源
本文开头提到应永生的煤矿受益国家扶持政策之事,并非幸运之神对他特别眷顾,事实上,他早在2005年就有超前意识捷足先登了。“等国家政策出来之后我们再去放马后炮,那是来不及的,作为一名成功商人,必须具备特有的政治敏感性,提前预测到国家政策动向。”应永生说。
早在2005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在实施,应永生就对新疆板块情有独钟,他想:“新疆从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其特别重要地位,不久将来,国家对新疆板块一定会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于是,他就将天一搪瓷制品有限公司交给妻子和儿子应圣浩打理,自己则携巨资抢占了当地的一块煤矿资源,如今终于喜尝甜头了。
2008年四川5.12大地震举世震惊,到了当年6月初,早就有敏锐眼光的应永生就与永康的天行、皇冠等企业主一道,在四川投入4亿多元的巨资上了水泥生产项目,既有力支援了当地灾后重建,又为自己事业赢得了多元化发展。不少商人看到应永生等人水泥项目生意如此火爆之后,也携巨资欲从中分到一杯羹,结果一切都晚了,他们已无法审批到这样的好项目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应永生等人赚钱。
应永生淘金西部屡获成功,他成功的秘诀就是能对国家政策动向先知先觉,从而做到提前布局。他说:“一些商人认为自己反正不想涉足官场,只想埋头经营好自己的事业,就两耳不闻窗外事,到头来就会吃大亏。我虽然也从来不想涉足官场,但是,必须时刻关心政治,捕捉有关官方消息,从中分析到今后一段时间国家政策的动向,从而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屡屡获益。”
(源自《浙江科技报》记者章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