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今后一个时期,目际经济环境将会比较严峻,中国经济发展也会出现重大的阶段性变化,中国企业将面临考验和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的企业需要在三个层面做好准备工作:从短期看,要管好投资和并购,不能再盲目扩大规模;要控制好现金流,关注风险,严格管理,努力降低成本;从中期看,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重塑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努力进入新的市场、进入更高的产业层次;体制方面看,特别需要强调战略意识和科学的决策体制建设,这也是大企业强根固本的基础。
国际经济环境:中期不看好
(一)美国经济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最前沿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状态与科技革命的长周期相关。如果科技发展出现革命性变化,美国经济会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繁荣期,如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发明催生出一代全新的产业,否则只能保持比较低水平的增长。目前,世界科技创新还没有出现革命性变化的迹象,所以美国经济保持低增长应该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美国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原因是金融创新泡沫破灭造成大量财富损失。这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信用危机,由于对公司和个人的信用不能进行准确评估,所以银行不敢贷款;二是需求萎缩,公司投资和消费者开支都会减少。但这些问题对美国来说只是短期问题:信用危机可以重建,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财富损失也是一次性的。由于美国特殊的国际地位,国际资本不断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回流到美国,而且美元是国际性货币美国拥有铸币权。因此,虽然美国债务比重相当高,但不会出现债务危机。
美国经济中期真正的问题是:金融创新做过了头,导致了泡沫和危机。近几十年来,美国的产业发展一直受到后发国家的挤压,美国的钢铁工业基本已经退出,汽车工业受到日本、韩国、德国的挤压,也很困难。后发国家的挤压迫使美国在产业前沿进行创新,但这种创新一直不太顺利,互联网和金融衍生品的创新都造成了泡沫,说明对这些新产业的预期和估值过高。奥巴马提出重振美国制造业,但是实施起来很困难。因为美国现在的制造业只占GDP 的 17 % ,除了高科技产业和军工业之外,其他产业因为没有成本优势基本都转移出去了,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
(二)欧洲经济
欧债危机和美国的问题完全不一样,其实质是欧元区一些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不足以维持其过高的社会福利水平。在欧洲一体化的背景下,这个矛盾表面化了。这是欧洲一体化的经济代价。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但是其人均收入和福利水平差别并不太大。 2008 年欧洲国家人均月收入折合人民币约为:法国 2.2 万、德国 2 万、意大利 1.7万、西班牙 1.6 万、希腊1.2 万。除此之外还有福利因素比如希腊的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退休金占原工资的比重)居然达到了 95.7 % ,排名全球第三,而美国只有40 %。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是收入和福利高,结果必然是本国企业成本高、产品没有竞争力。
对于一个主权完整的国家,遇到这种矛盾可以用货币贬值来调节。货币贬值后,企业的成本降低、当然国民财富也会缩水。但是进入欧元区后,货币手段只能由欧洲央行来使用,任何一个单一国家已经无法运用了,因而所有矛盾都案中到财政的方向上:首先,高福利需要财政补贴支持,财政压力会非常大.第二,为避免经济衰退,政府需要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如果财政没有钱就只能借债,借债还不了就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为防止欧元区解体欧盟不断采取各种救助措施,前提都是要减少财政赤字,这意味着相关国家政府开支要减少、社会福利水平要降低。
不管救助的结果如何,在一段时期中,欧洲各国的政府开支和居民消费都会下降。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欧洲市场的购买力会降低,而且这个趋势可能要维持若干年,也许会伴随欧洲一体化的整个过程,其间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会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日本经济
日本经济和美国经济有相似的情况。日本的产业发展和科技水平已经到了世界的前沿,没有新的技术突破很难有大的发展。
日本中期经济发展的前景可能比美国还要差一些。第一,日本是外向型经济,国际市场不好对日本影响比较大。第二,日本经济的调整余地很小,财政和金融手段已经基本用尽、财政方面日本国债占 GDP比重为 185 %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高的,日本的国债是内债,与欧洲不同,不会出现债务危机,但是进一步借债的余地已经很小。金融方面日元的利息基本为零已经没有降息空间了。
美国、欧洲、日本都属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很高。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前景不好只是说今后一段时间能够实现的经济增量有限。发达国家的经济体量大约占世界经济的 60%,所以世界经济中期也不看好。这种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会很大,因为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高,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减少会导致中国的出口增长下降,并将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重大阶段性转折
中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已经有30年。 1979 年到 2009 年中国的年均 0DP 增长率为 10%,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支撑中国经济 30 年高速增长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1.相对较低的要素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和环保成本; 2. 高的储蓄率; 3 .国外有技术来源;4.较大的国内市场。这四个因素中,除了高储蓄率之外都是“穷’的因素,或者说是后发的因素。这四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恰恰构成了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条件,所以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不是偶然的。
这 30 年,我国主导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是:收入提高、市场形成,国内储蓄与国外技术相结合,马上形成投资和产业依托广大的国内市场,企业可以发展得很大;国内市场饱和后开始外向型发展,利用低成本优势占领国际市场。具体来说大致是这样的情况:
第一波,1979~1984年,以轻纺工业为终端的产业群。改革开放是启动性因素。当时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城市职工工资上涨但日用消费品短缺,说明市场形成。这期间我国轻工业年均增长 12.8 %、重工业年均增长 7%,轻重工业增速差别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1984 年前后,中国日用消费品的市场短缺消除,轻纺工业的国内市场饱和,开始外向型发展,利用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挤垮了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中国成为轻纺工业出口大国。
第二波,1985~1990年,以家电产业为终端的产业群。日用消费品需求满足后,居民消费结构开始升级,家电成为消费热点市场形成。依靠引进技术和生产线,彩电、冰箱、洗衣机产销量都迅猛增长。到上世纪 90年代初,国内家电市场饱和,家电企业开始外向型发展,中国成为家电出口大国。
第三波,1990~2000年,基础设施产业群。进入 90 年代,我国居民家电需求基本满足,而新市场尚未形成,居民消费热点趋于分散。但当时基础设施的瓶颈问题非常突出,交通、能源、通信、原材料都很紧张,使得整个90年代成为中国基础设施大发展的时期。以通信为例,1990~2000年,我国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增长了 34 倍,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增长了 2700倍,技术都是国外引进的。到2000年左右,国内通信业增长开始趋缓,像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转而开始外向发展,依靠低成本优势占据了相当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第四波,2000年至今.以住房和汽车为终端的产业群.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进入新世纪后我国住房和汽车市场开始形成。这十几年中,汽车工业和房地产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汽车技术同样也是引进的,我国引进汽车技术已经是附带条件的了,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只转让给了合资企业,并由外方控制;外方的技术只能用于外方的品牌,且产品不能出口。同时,信息产品,金融、保险、媒体、娱乐、教育等新一代第三产业,环保、节能等产业的市场也在形成。
住房和汽车市场的形成,说明中国和世界产业的前沿已经比较接近了。在发达国家,住房和汽车依然是主要的实物消费品,其销量仍是判断消费者信心的重要指标。
在这30年的高增长中,我国曾经有三次因为经济增速偏低,政府不得不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第一次是1989 年,当时家电消费热点过后,没有其他消费热点,国内需求不足;第二次是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住房、汽车市场还没有形成,也是一个消费空档.第三次是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这几次都是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启动内需。
简单回顾我国经济30年的高增长,大致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第一,经济增长的内涵是产业结构的升级。30年的高增长,中国经济并不是在一个产业平面上,其主导产业是逐步升级的。结构升级是原因,经济增长是结果。如果主导产业不升级,30年的高增长是不能维持的。为什么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偏低?主要是他们的主导产业已经到了最前沿,没有新的科技革命很难上新的合阶。换而言之我们要想保持中国经济在今后若干年的持续增长,只能靠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第二,对于发展中大国,国内市场升级是产业升级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讲,国内市场也是一种资源,规模越大、层次越高的国内市场,其价值越高。我们可以靠国内市场养大产业做大产业,也可以靠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