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轻工行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十大关键词
更新时间:2009-04-20    |     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2009-4-20 11:15:58     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刘  行
    引言:
    2008年9月以来,骤然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迅速扩散与蔓延,轻工产品出口大幅下降,经营风险加大,行业发展环境日趋严峻。在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前,轻工行业上下联动,采取各种措施化解当前困难,解决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把应对危机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紧密结合,推进轻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作者对轻工行业中的家电、缝制机械、家具、造纸、轻工机械、衡器、玩具、皮革等行业和近50个企业的应对措施进行跟踪,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整理,把出现频率高、具有代表性的词汇作了归纳,提炼出当前轻工行业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十大关键词,并做了一些解读。关键词都是当前行业关注的一些热点,也是行业发展的焦点。有些关键词是行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些新的提法;有些关键词虽然是老提法,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有了新认识,赋予了新内容,是行业在探索自身发展规律中的闪光点。
    一、增强信心
    世界金融危机迅速扩散和蔓延造成的全球经济衰退让人始料不及。随着世界经济的急转直下,轻工业中的出口导向型行业率先感受到了“寒潮”的来临,进入2008年四季度,轻工全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轻工规模以上企业四季度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77%。行业在快速运行中刹车,企业心理准备不足,造成一定的恐慌情绪,经营者的信心受到了损伤。
    应对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信心,信心是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思想基础。中央强调增强信心,带头到基层调研,把保增长作为当前经济工作首要任务,快速反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拉动国内消费、促进产品出口。轻工业联合会和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深入一线调研,研究应对办法,反映企业诉求,振奋职工斗志,努力把企业的思想集中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在轻工业发展的艰难时期,全行业敢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变“危”为“机”成为业内的一句流行语,行业上下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实践经验表明,增强信心不是空谈,领导是关键,措施是保证,需要多层面开展工作,上下一致形成合力。增强信心,要建立在对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内经济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果断措施上;要建立在对行业和企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原因的客观分析和推进自身建设、应对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上;要建立在职工思想稳定,精诚团结,与企业同舟共济的信念上。
    二、抱团过冬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轻工行业许多企业认识到个体能力的不足,提出要“抱团过冬”,并采取多种形式谋求同业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为整合产业资源,发展区域优势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初始阶段较多企业的思路是在行业发展的低谷时期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保持稳定的经营秩序。继而,企业开始寻求与生产配套企业、供销商和产品用户之间广泛的合作。在实践中“抱团过冬”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演绎,集中了行业内外、社会各界的智慧,诸如政企抱团、银企抱团、强弱抱团、行业抱团、内部抱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无论那种形式,都体现了互助互利、资源整合、各方联动、共谋发展的要求。
    政企联动,力量无穷。今年温州市政府与各行业协会联手推出了一项扶持计划:挑选、组织一批优秀企业的名优轻工品牌,发挥温州商品的整体优势,抱团开拓国内市场。计划用1~2年时间,在全国100个大中城市开设“温州名品购物中心”。 把名优轻工产品打入各地大型商场。所有的产品都将统一打上“温州名品购物中心”的标志。产品包括服装、鞋、剃须刀、眼镜、打火机等。目前已经在天津、镇江开业了两家。
    员企抱团,共渡时艰。“困难时刻留住员工,就是留住了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本。”缝制机械行业的杰克集团是一家跨地域、跨产业不跨制造行业的民营企业,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尽管企业今年还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杰克做出了不裁员、不降薪、每月工资足额发放,企业与员工共进退的承诺,让每位员工吃了一颗“定心丸”。
    企企联合,互助互救。浙江诸暨由各个企业出资2500万,建立了应急互助资金,防止资金链断裂造成企业停产、倒闭,这种措施被形象地称之为“速效救心丸”。大型强势企业与中小弱势企业互利合作。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提出在目前经济形势下,大企业应该破围墙,通过大带小、强扶弱,帮助中小企业。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缝制机械行业的美机集团谋求供应链的“合作共赢、和谐发展”,
始终与零部件企业互相扶植,靠技术、研发、提高管理效率、服务、信誉赢得市场。表现出成熟的经营理念。
    银企联合,相辅相成。深圳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八家绩优龙头企业受深圳银监局的邀请,与多家银行会商共抗金融危机大计。银行界千方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资金和服务需求。
    “抱团过冬”实质上是资源的整合,不仅表现在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协作共赢层面上,也给优势品牌企业兼并重组提供了条件。通过整合,配套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分工更加明确,企业间从单纯配套协作关系发展成为一体化经营,壮大了品牌企业的实力,提高了产业集中度。
    三、 家电下乡
    家电产品下乡是政府富农强农,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措施。白色家电中的洗衣机、电冰箱(冰柜)、空调、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灶六类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成为目前家电下乡最大的产品群体。有专家预测家电下乡年均可拉动消费近万亿元,诺大的“蛋糕”对家电相关企业来讲如同“雪中送炭”,成为最直接的政策受益者。其实,家电下乡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家电行业的士气,还搅动了整个轻工行业敏感的神经,由家电下乡引发的轻工产品下乡成为行业内热议的话题。诸如家具下乡、文体用品下乡、食品下乡、……在国家重视民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的形势下,农村市场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和诱惑力。家电下乡能否达到专家预期尚需时间的检验,但是对转变企业的市场观念,引导更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农村市场的作用却是立竿见影。可以说,家电下乡已经对调整轻工产品市场结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轻工企业通过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弥补国际市场不足带来了契机。
    家电企业成为家电下乡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以美菱电器公司为例,2008年下半年公司受金融危机影响,产品出口快速下降,直接影响了公司业绩。在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动下,公司调整经营策略,提高了网点覆盖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继第一批家电下乡中标15款冰箱(柜)后,第二批又有25款冰箱(柜)中标,保障了业绩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36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7%;实现净利润2567.9万元 ,同比增长42.18%。
    更多的轻工企业认识到,产品下乡既是拉动内需的阶段措施,又代表着消费品市场重心将逐步下移的发展方向。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正在调整经营策略,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重视农村市场的开发和服务网络建设,在产业调整中完成新一轮的市场布局。
    四、规避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导致市场形势恶化,企业经营风险加剧。多数轻工企业面临库存产品成本高、产品大量积压、生产资金短缺、生产任务不足、资金回笼困难等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规避经营风险成为企业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
    企业经营风险来自多方面,不同行业和企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产品市场环境、原材料价格变化、客户商业信用等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了有效规避经营风险,绝大多数企业采取审慎的原则处理各种商务活动,把防范经营风险的措施前置。中银电池公司表示,“比起订单来,我们更关注风险”,关注收款风险,制定投保方案,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不盲目信任老买家,有专人负责应收款管理,及时追讨应收款。白云纸业的做法是,降低采购价格,密切观察、深入研究市场,随时了解原材料的市场信息,对原材料尤其是各种外购降低采购实施小单为主,分批订购,比价降价的原则,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敏锐把握变化较快的市场形势,采取灵活多变的销售策略,调整内部库存,积极开发大客户,有选择地实施优惠策略,避免进入行业争相降价的恶性循环。山东凯利特种纸股份有限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制定了“上进下退”的策略。“上进”即站在市场前沿,不断优化高端产品、客户资源、产品价格,推进各项工作上档升级;“下退”就是坚决使消耗高、产出低、效益差的产品推出市场。
    五、核心竞争力
    国际金融危机不期而遇,给广大轻工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企业在“严寒”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市场的冷酷和市场规律的无情。企业在逆境中生存状况出现分化,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处在产业链低端的企业风光不在,陷入重重的困境之中。可以说,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决定着生存的状况。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有感触地认识到,靠消耗资源维持生存的企业必定会在“寒冬”中消亡,低成本、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走到了尽头,唯有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才能安全渡过“寒冬”。更多的轻工企业像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那样,深刻思考行业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破解转型调整的难题。
    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中,企业对核心竞争力有了新的认识和把握。突出企业“特色”成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鲜明特征。诸如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品牌形象、经营方式、企业文化等要素都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在全方位的推进中实现优化升级和重点突破。飞跃集团就提出了“资产质量更优、创新速度更快、优势产品更突出、品牌效应更大、市场网络更健全、赢利能力更强、治理结构更完善”的企业发展目标,在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着力塑造“飞跃”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实现更高、更稳、更强的发展。
    六、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并非是国际金融危机造成轻工业发展减速后的新提法。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工作早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展开。国家新劳动法颁布后,轻工业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别是加工贸易比重大的玩具、家具、皮革等行业,较早地感受到了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压力。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干预下,“腾笼换鸟”成为实现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产业转移也增添了一些政府色彩。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首先受到冲击,成为重灾区。由此引发的产业转移问题再次升温,成为一些轻工行业的热点。产业转移本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后的必然结果,无可非议。关键是怎样把握这个进程和推进过程中的科学方法问题。主要的争论点一是“留鸟”还是“换鸟”,既对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采取比较优势升级的办法提高产业竞争力还是跨区域转移;二是在产业转移中怎样实现有序转移和有效承接,发挥转移和承接两地的优势互补作用。
    “留鸟”还是“换鸟”,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产业集群优势比较等诸多方面,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大问题,不可盲从,一味效仿,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也非好事。要注意改变传统产业就是落后产业的偏见,克服不切实际的思想。一些轻工特色区域,经过多年培育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上下游产业链条完整。有专家呼吁,这些产业输出容易,可再实现如此规模的集群效应却非易事,盲目“腾笼换鸟”的后果就如同当年的“大跃进”,千万别做“东施效颦”的人。
    在有序转移和有效承接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产业集群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迫切问题。皮革等轻工行业在“东退西进”的产业转移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在产业承接中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品牌特色、技术特色和区域产业集群建设,实行产业链式的转移,围绕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园,形成规模优势,通过产业转移实现结构调整、产能置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装备,培育一批高起点、国际化、跨越式发展的大企业;强化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公共支撑体系建设;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企业。实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七、产品安全
    “双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引发了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其负面影响对国内乳制品行业是致命的,直接导致三鹿集团倒闭,蒙牛、伊利等企业陷入经营困难的窘地,整个行业面临重新洗牌,食品安全再次敲响了警钟。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双鹿婴幼儿奶粉”事件被国外一些机构所利用,国内出口产品质量被“妖魔”化,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产品安全已经成为轻工业应对世界贸易壁垒的最突出和敏感的问题。
    从食品安全到轻工产品安全,全面提高轻工产品质量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组织的高度重视,在《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占有显著的位置。全面提高轻工产品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行业在总结“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教训中深刻地认识到机制和体制建设的重要性。提高产品质量是履行社会的责任,体现服务的宗旨,关系行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必须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监管、行业组织自律、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的准入条件,建立企业诚信体系和重大质量事故的问责制度,健全产品召回和退市制度,加快制修订相关标准,加强检测能力建设。
    八、 信息化建设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把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两化融合”越来越受到广大轻工企业的重视,把信息化推进摆上了工作日程。在信息化推进中,两化融合发展所表现出的“全过程、宽领域、多层次和一体化”的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不同的轻工行业和企业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重点。就行业整体而言,造纸、家电、酿酒、日化等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发展比较平衡,特别是在信息管理中普遍实现了流程管理信息化,整合了各种资源,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支持,推进了管理、业务创新。
    两化融合不仅提升了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企业文化,建立起人与人之间新型的关系。岳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把继承性、协同性、实用性、原生性作为大枣信息化工作平台的着力点,将信息化系统覆盖企业的各个层面,通过实施原生态数据战略,做到了信息采集及时有效,数据报送真实可靠,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信息化网络成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平台,使管理更加透明、决策更加科学。标准
    九、特色区域
    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中,多年培育的轻工特色区域发挥了综合竞争优势,表现出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培育发展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是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升级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暴露出特色区域建设水平不高的问题。目前特色区域内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但个体能力还不够强,专家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块状经济”,还没有摆脱多而散、小而弱、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状况。
    目前,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已经达到156个,实现就业约1000万人,是轻工业发展的亮点。推进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建设被列入《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引起业内高度重视。集合业内观点,推进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升级,实现发展理念升级是前提,地方政府推动和行业组织引导是保证,龙头企业带动和广大企业参与是基础,制度和管理创新是手段,突出区域特色,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是关键。要遵循“合作、发展、共赢”的理念,拚弃片面追求规模数量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重点解决制约集群升级的产业链短板,实现上下游资源配置优化和技术升级。
    开展已获得轻工特色经济区域荣誉称号的复评工作对推进轻工特色区域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可低估,中国皮革协会组织的晋江“中国鞋都”复评工作值得借鉴和推广。考核评价内容注重品牌、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建设;注重研发创新和网络建设;注重创新模式的总结与推广;指导思想、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与时俱进,实现了创新,是行业协会促进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的工作抓手。
    十、标准化建设
    加强标准化建设是涉及产品安全、质量管理升级、信息化建设等诸多内容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系列政策措施中,国家质监局制定的重点产业振兴规划质检政策措施明确了近期轻工业标准化工作重点。
    今后一个时期,轻工产业标准研制的重点是,开展涉及消费者安全、节能减排、出口贸易和装备国产化的标准研制,做好家用电器、家具、玩具、日用纸制品、皮革服装、皮鞋、日用五金等消费品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传统产业如塑料制品、造纸、轻工装备等行业的标准更新提高;在污染大、耗能高的行业组织开展资源节约与环保标准制定工作。同时补充完善基础通用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标准制修订的重点是,关键技术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转化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标准创新。
    2008年,轻工行业标准化专业技术机构建设取得全面进展,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得到充实和提高,基本上完成了国标委下达的标准化机构的筹建任务,强化了行业协会在标准化工作中组织职能,突出了企业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为落实标准化发展战略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也应该看到,标准化工作仍是行业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需要从机制创新上破解发展的瓶颈问题。
    结束语: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变得冷静,在阵痛中多了些思考,凝聚了力量。认识到,轻工行业当前出现的问题并非都是由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其中很多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我们不能把发展中的问题完全归咎于金融危机,而忽视了对内在存在问题的反思和改进。重要的是,要加深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重要性的认识,在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规律过程中实现轻工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