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昨日表示,发改委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十二五”节能减排的专项规划,将建议的各项要求具体落实。据其介绍,规划内容涉及全面改革资源税、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方面。
理顺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
解振华在“2010中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高科技高峰论坛”上说,“十二五”期间,将把大幅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解振华表示,“十二五”节能减排专项规划重点涉及六大方面:
一要依法节能。使节能由劝导、鼓励逐步转向依法强制执行的硬性要求,坚决制止各种浪费能源资源的行为。
二要强化目标责任,要科学确定、分解落实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目标任务,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评价考核,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问责制。
三要加快结构调整,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估审查。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严控“两高”行业盲目扩张,加快发展服务业,拓宽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积极有序地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的比重。
四要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支持先进节能技术产业化、节能技术改造、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建设,烟气脱硫脱硝、清洁生产、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等新机制。
五要完善政策机制,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严格落实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和脱硫电价。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改革资源税,研究开征环境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更多地采用鼓励性的经济政策,发挥市场机制,起到促进节能减排的作用。
六要引导绿色消费,要在城乡居民当中大力倡导节约意识,反对铺张浪费,减少使用塑料袋等一次性产品,抵制过度包装,鼓励使用节能节水的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
“十一五”节能目标有望如期实现
解振华透露,据初步估算,今年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了3%左右,“十一五”节能目标有望如期实现,而减排目标已经提前完成。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关停小火电机组7000多万千瓦,淘汰炼铁落后产能超过1亿吨,水泥产能超过2.6亿吨。此外,通过实施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形成2.6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大力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4560万吨;普遍建设了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投运的脱硫装置达到4.6亿千瓦,采取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3.6亿支以上,节能汽车20万辆以及高效节能电机等节能产品。
解振华说,“十五”期间中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8%,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0.2%。“十一五”前四年,中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11.4%,而能源消费年均增长6.8%,大幅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我国未来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
“十一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呈强劲发展态势,装备自主化程度和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业内专家认为,未来几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应重点发展高端装备,使我国尽早跻身世界装备强国之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负责人说,“十一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说,虽然我国已跻身于制造大国行列,但大而不强的矛盾始终困扰着行业科学发展。在高端装备领域,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仍依靠进口。多数出口产品是贴牌生产,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20%。
王瑞祥认为,“十二五”期间,调结构、转方式将成为装备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掌握主导产品的核心技术,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产品和知名品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高端装备产量的占比提高到15%以上,基本保障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