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搪瓷小贴士
搪瓷小贴士

搪瓷水杯:盛满的辛酸与美好
更新时间:2013-12-09    |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关键词】:搪瓷水杯
【持有人】:陈琦 
【标  题】:搪瓷水杯:盛满的辛酸与美好


  记者 徐丽 文/摄
  在市民陈琦家里的写字台上,至今仍摆着一只老旧的搪瓷水杯。由于年代久远,杯子已经变得斑斑驳驳,杯身上残留着深深浅浅的划痕和茶渍,杯底也能明显地看出修补过的痕迹。
  远远看去,这只杯子与过去一度流行的搪瓷水杯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杯身上印着的几行字却无声地诉说着它的特殊——杯身上一边写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另一边写着“赠给最可爱的人”,下面还有一圈落款“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杯沿下是一圈蓝底白鸽的装饰纹样。“不要看它只是一只小小的杯子,里面却装满了回忆,记载着那段烽烟岁月里的亲情、爱情和友情。”陈琦告诉记者。
  “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丈夫的大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那时候我和我丈夫都在浙江省歌剧二团担任作曲工作。1954年,我丈夫参加全国人民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赴朝鲜演出,并与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一起欢度了胜利后第一个春节。在那里,兄弟二人重聚了,每位志愿军战士都收到了一个搪瓷水杯,我丈夫也代表祖国人民将这个水杯亲手送到大哥手中。”陈琦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一部分志愿军却不能立刻回国,需要继续加强训练,维护朝鲜停战协定,并且协助朝鲜人民进行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那时候,大哥在国内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一直在执着地等待他,有感于这份真挚的情谊,我丈夫回国后立刻创作了《志愿军的未婚妻》一曲,后来这支曲子还在首届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得了‘音乐改革奖’。”
  “1957年,我和丈夫随越剧团前往上海表演,恰逢大哥从朝鲜回国与大嫂完婚,并在短暂的休假期内特地赶到上海来看我们的演出。兄弟相见,悲欢交集,大哥将从朝鲜带回来的公文包、杯子送给我们,那时我们才知道,这个搪瓷水杯大哥一次也没舍得用。他告诉我们,无论多困难的时候,这个水杯都放在他的床头。大哥说,只要摸到它,就能想起亲人的温暖。丈夫很钟爱这只杯子,每天都带着身边泡茶喝。”
  “只是当时我们谁也想不到,这次的相见,居然成了兄弟永诀。”抚摸着杯子上的斑斑划痕,陈琦的眼眶湿润了:“再后来的事情啊,倒真叫人难过了。‘文革’开始后,我们家就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1966年10月,我们在衢县的祖宅、杭州宿舍的生活用品都被查抄,你看,杯子底这块掉漆,就是那时被红卫兵扔在地上磕掉的。丈夫也在‘文革’中去世,他一生清贫,留下来的除了满满一箱曲谱,也就只有这只陪伴他多年的搪瓷杯子了。”
  多年来,陈琦一直悉心地保管着这只水杯,甚至连上面的茶渍也舍不得洗掉。她说,看着这只杯子,总能回想起当年丈夫一杯清茶、伏案创作的场景。一只小小的杯子背后,居然盛着如此绵长厚重的回忆,记住它们,是为了不让错误的历史再度重演。人浮于事,在浩大的时间面前,总能察觉人的渺小和和无力感,但是支撑人们走下去的,永远是这份不灭的情与义。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